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史漢選讀
Readings in Shi ji and Han shu 
開課學期
107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歷史學系  
授課教師
閻鴻中 
課號
Hist3140 
課程識別碼
103 5294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四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博雅302 
備註
歷史系選修(40人)兼通識A2*(40人)課程。
總人數上限:80人
外系人數限制:4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72Hist3140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司馬遷史記首創紀傳體,班固漢書繼之而作,為後代正史典範。兩書在體裁敘事和思想觀念上,既集前代學術之大成,又別開新局,因而對史學與各方面的學術、文化傳統影響極其深遠。

這門課程將介紹兩書的背景和主要內涵,導讀最具代表性的篇章,尤其著重其成一家之言的思想性,釐清其選擇、型塑傳統史觀的特殊作用。其次,也將透過歷代對兩書的解讀、辨正與拓展,考察學術思想史的動態與傳承。

課程進行方式,除了教師講解外,也將結合由同學負責的詮釋、提問和對話。選課同學因此需要進行若干課外的分組討論和協同寫作。

在參與解說及作業中,接觸史記、漢書學的詮釋、考訂、評論和改寫的學術傳統,考察不同的閱讀觀點及歷史知識的運用,嘗試詮釋和改寫的新可能,進而探索歷史知識之所以然。 

課程目標
1.從思想、學術、歷史、文化等視角,探討史記、漢書的寫作背景和思想內涵。
2.選讀史記、漢書的代表性篇章,學習閱讀紀傳體史書的方法。
3.參考重要考訂、詮釋、評析之作,認識先前的詮釋傳統。
4.學習寫作史籍詮釋、評析。 
課程要求
1.課前閱讀指定讀物,按時完成作業。(非主雙輔歷史者共六篇;主雙輔歷史者共八篇。)
2.部分作業將以分組方式切磋觀摩,在課上提出心得和疑問。(分組方式另做說明)
3.參與兩次文本解說,分組自選主題,提供課堂講解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每週三 13:00~18:00 備註: 研究室位於國青大樓431室。電話:02-33669528。 
指定閱讀
1.《史記會注考證》,南朝宋‧裴駰集解,唐司馬貞索隱,唐‧張守節正義,日‧瀧川資言考證,東方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,1932-34印行。影印本多種。上海古籍標點本,方便易讀,但將正文斷句改從中華書局點校本《史記三家注》,有不合原意處。
2.《史記三家注》,南朝宋‧裴駰集解,唐司馬貞索隱,唐‧張守節正義,北京:中華書局點校本修訂本,2014。
3.《漢書補注》,唐‧顏師古注,王先謙補注,光緒二十六年(1900年)長沙刊本。影印本多種。上海古籍有標點本,便於利用。
4.《漢書》,唐‧顏師古注,北京:中華書局點校本,1962。台灣翻印本多種。 
參考書目
韓兆琦,《史記箋證》,南昌市:江西人民,2004 多收近代學者觀點,亦涉考證
韓兆琦,《新譯史記》,臺北:三民,2008
〔清〕梁玉繩,《史記志疑》 清代考據學者治《史記》之大宗
〔清〕姚祖恩,《史記菁華錄》
(清)梁玉繩等撰,《史記漢書諸表訂補十種》,北京:中華書局點校本,1982
(明)凌稚隆輯,有井範平補標,《補標史記評林》,地球出版社影印日本刊本)
楊燕起、陳可青、賴長揚編,《歷代名家評史記》,北京師範大學,1986/臺北:博遠,1990(一
名《史記集評》,北京:商務,2015)
吳汝綸,《史記集評》,附錄〈各家史記評語〉 全書評點,不附註解;附錄匯集歸有光、方苞所
影響之清代古文家見解,特可參考
陝西省司馬遷研究會、陝西師範大學圖書館編,《司馬遷與《史記》研究論著專題索引》,陝西人
民教育出版社,1995
周振甫編,《史記集評》,重慶大學,2010
水澤利忠,《史記會注考證校補》,東京:史記會注考證校補刊行會,昭和32-33[1957-1958]
王叔岷,《史記斠證》,臺北: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,1983
施之勉,《史記會注考證訂補》,臺北:華岡(中國文化大學),1976
施之勉,《漢書集釋》,三民書局,2003
施之勉,《漢書補注辨證》,香港新亞研究所,1961
吳榮曾、劉華祝,《新譯漢書》,臺北:三民,2013
楊樹達,《漢書窺管》
陳直,《史記新證》、《漢書新證》,天津人民,1979二版/北京:中華,2006
吳恂著,《漢書注商》,上海古籍,1983
劉咸炘,《太史公書知意》、《漢書知意》,收於《四史知意》、《劉咸炘學術論集:史學編》)
治史記有家學淵源,對清代學者見解抉擇甚精,亦自成一家之言

司馬光著,胡三省注,《資治通鑑》 ,北京:中華/四部叢刊本
呂祖謙,《大事記(含解題、通釋)》 ,四庫全書本
朱禮,《漢唐事箋》 ,四庫全書本、李銕橋道光刊本
荀悅,《漢紀》,臺北:臺灣商務、鼎文/北京:中華
(宋)王益之,《西漢年紀》,臺北:鼎文,臺灣商務,藝文/鄭州:中州古籍)

譚其驤主編,《中國歷史地圖集》,北京:中國地圖/臺北:曉園,第1册:原始社會.夏.商.西周.
春秋.戰國時期;第2册:秦.西漢.東漢時期
許盤清,《史記地圖集》,北京:地震,2010
錢穆,《史記地名考》,香港:龍門,1968
王恢,《史記本紀地理圖考》,臺北:國立編譯館「中華叢書」,1990
王恢,《漢書地理志圖考通檢》,臺北:文海,1975

朱東潤,《史記考索》、《漢書考索》,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(第一版),1996
阮芝生,〈司馬遷之心──〈報任少卿書〉析論〉,《臺大歷史學報》26期(2000.12)
呂世浩,《呂世浩細說史記:入門篇》,臺北:時報出版,2017
呂世浩,《秦始皇》、《帝國崛起》、《敵我之間》、《霸王之夢》: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,臺
北:平安文化,2014-17
呂世浩,《從《史記》到《漢書》:轉折過程與歷史意義》,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,2009 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作業 
60% 
1.史料來源分析;2.敘事分析;3.註釋比較分析;4.篇章解題。 (以上均為必寫,依各組指定週次完成) 5.內文註釋;6.改寫比較分析;7.改編或改寫;8.論文摘要;9.繪圖(歷史地圖、文物圖等)。 (以上自選,類型、數量不限。) 非主雙輔歷史者,共完成六篇;主雙輔歷史者,共完成八篇。  
2. 
單元講解  
20% 
負責一次單元講解;依個人貢獻及全組表現綜合評量。  
3. 
學期報告  
20% 
在作業中選擇一篇改寫完善;形式、篇幅不限。 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21  課程概述.書目介紹 
第2週
2/28  二二八紀念日放假 
第3週
3/07  史記之源:先秦史學與春秋、左傳 
第4週
3/14  網羅放逸,考信六藝:經史分合之一 史記太史公自序(節)、伯夷列傳 
第5週
3/21  大義微言與廣道術:經史分合之二 漢書藝文志、(禮樂、刑法、食貨、郊祀)諸志序、古今人表 
第6週
3/28  春秋史:史記十二諸侯年表、楚世家、秦本紀、齊太公世家(選) 
第7週
4/04  兒童節.春節放假 
第8週
4/11  戰國史:史記六國年表、趙世家、廉頗藺相如列傳
 
第9週
4/18  秦代史:史記秦始皇本紀、蒙恬列傳、秦楚之際月表 
第10週
4/25  典範之君?──史記孝文本紀、佞倖列傳;漢書文帝紀(景帝紀首年)、刑法志 
第11週
5/02  續前
大臣之節一:史記管晏列傳、漢書張(釋之)馮(唐)汲(黯)鄭(當時)傳 
第12週
5/09  漢武帝論:史記河渠、平準書;漢書武帝紀,史漢侯表對照 
第13週
5/16  漢宣帝論:漢書宣帝紀、趙充國傳、趙尹韓張傳、蕭望之傳 
第14週
5/23  史記酷吏列傳(可參考史記汲鄭列傳、平準書、漢書武帝紀;對照漢書酷吏、張湯、杜周傳).讀書報告一 
第15週
5/30  漢書循吏列傳(可參考漢書宣帝紀、趙尹韓張傳、趙充國傳、蕭望之傳;對照史記循吏列傳).讀書報告二 
第16週
6/06  史記漢書酷吏列傳及循吏傳的時代背景 
第17週
6/13  經濟論:史記貨殖列傳、漢書食貨志 
第18週
6/20  總結討論:史漢異同、馬班優劣的多重視角